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 2018年暑期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7-17浏览次数:1655

与优秀的人同行,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73-75日,南外方山分校组织了第二次教师集中培训,暨南外方山分校2018年暑期研讨会。这次培训为期三天,内容涉及班集体建设,班主任工作艺术,各学科教学技能技巧等。南外方山分校教学管理中心邀请了包括两名南外优秀教师在内的数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外籍优秀教育工作者,为南外方山分校的教职工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盛筵,让全体教职工们在各位前辈如沐春风的教学艺术、动人心扉的教学故事中躬身自省、汲取经验、快速成长。


 

沈老师和他的幸福果园

 

 首先为大家开讲的是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综合奖评选第一名的获得者,沈磊老师。沈老师从教九年,职业生涯不长,但获得荣誉无数,更深得学生、家长的喜爱,是一名充满教育智慧,将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在沈老师娓娓道来的、他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中,南外方山分校的教师们数次感动流泪、数次激动鼓掌、数次开怀大笑。

沈老师将大家都熟知的教育理论知识浸润在了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中。比如,他在讲到教育的首因效应在新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时,向方山分校的教师们讲述了他作为班主任,在新带每一个班级时都会为该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见面礼,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沈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他的见面大礼包,包括五个一(一个棒棒糖,一支班级笔,一张姓名卡,一个对话本,一次破冰活动)。每个礼物都别具一格且深有含义,这些小礼物承载着学生的记忆和成长足迹,是他们回顾青春时光时的情怀寄托所在。

 沈老师还提到,要创新师生沟通的途径,成为学生生命里的重要他人。与孩子沟通不是只有语言交谈,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肢体上的互动。与学生聊天,不应该设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不是为了刻意走近和了解学生而交谈。轻松聊天的氛围里,是信息的交换,是共情到移情的心理建构,是平等与尊重的价值渗透,是一同成长的亲密伙伴关系的建设。

 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沈老师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鲜活感人的故事,让方山分校的教师们看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智慧,看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也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巨大成就感。沈老师的讲座帮助方山分校的教师们,尤其是新教师们,卸下了对班主任工作的畏惧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经过这场讲座,年轻的教师们对班主任工作充满向往,对和方山分校的孩子们相处充满期待。

 

蒋老师和从四面八方的引动

 73日上午的第二场讲座是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南京市第七届优秀青年教师,第五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江苏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同时也是南外的一名语文老师,蒋兴超老师带来的,基于语文学科的如何上好一节课主题讲座。

 蒋老师用一首激情澎湃、震撼心灵的歌曲视频开场,又过渡到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听讲老师产生共鸣,引发共情,润物细无声地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在具体教学中从四面八方引动学生的情感,带着学生进行一次美的发现、情的体验、理的探知

 蒋老师认为教师,其实更像是桥梁、纽带、二传手,一头连着知识、内容,另一头连着学生,所要做的事就是将他们无缝对接。蒋老师指出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他具体从上好一节课的备课环节进行了深度解析。蒋老师认为,一堂课,就像一篇文章,有很多共性的特征,比如目标清、切口小、开掘深、有独见、重交互、求一得等等,我们在备课时力争从此做起。此外,作为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练好内功,不断地提升自我,还要虚怀若谷,善于接受同行的建议,甚至要有直面批评的勇气和胸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孔老师和Jennifer的英语课

 73日下午,全国中学生英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南外高中部的英语老师,孔小囡老师,英文名Jennifer,为方山分校的教师们带来了一场英语talk show,幽默风趣的语言,自由挥洒的英语教学让讲座现场笑声阵阵,虽然孔老师全程基本是一半中文一半英文,但是各学科老师都听得津津有味。孔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职业发展体会,向方山分校的教师们介绍了南外独具特色的情景式英语教学课堂结构,同时也是对新入职教师的一次职业规划指导,让刚走上教师岗位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孔老师看似随性、天马行空的讲述背后凝聚的正是她这么多年来,从一线教学岗位积累而来的教育经验、教育智慧。最后孔老师还勉励大家不畏挑战,只管往前走,南外本部和南外教育集团会是每一个积极进取老师的有力支撑。

 

DanEffective Praise

 73日下午,南外方山分校小学部的外籍教师Dan从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出发,给大家具体讲述了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表扬。他从泛泛而为的表扬和有具体明确指向的表扬两者之间的差异入手,引经据典,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向大家说明了为什么在教学中、在和孩子的相处中运用表扬时要具体而明确,指向清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表扬这种评价手段的最佳效果,才能强化孩子的良好表现,引导孩子积极向上。

 

Martin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s and Projections

 74日上午南外方山分校的外方校长Martin以全场教师参与的一副副mind-map开始了他的讲座。他从学生群体的特点,比如,a three years old is not a half of six years old, 教学的方法,比如,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师成长等方面和老师分享了他的观点和经验。他告诉老师:It is what but how you teach;他勉励老师:Try, try, and try again,他提醒老师:You will make mistake, that`s fine, you will learn; Your students make mistake, that`s fine, they will learn.”

 

刘老师和他的空碗课堂

 刘老师是南京市数学优秀青年教师、鼓楼区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刘老师形象地把课堂称为一个空碗,教师的任务就是和学生一起把空碗填满。

 当天上午,刘老师首先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育技术几方面给大家展开了讲述。在座的教师们在刘老师的分享中加深了对数学学科的认识,通过刘老师的无私分享,知道了更多获得教学资料的渠道。

然后,刘老师通过一个个鲜明生动的教学案例,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反复品读教材,如何走近学生,如何与时俱进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同时也惊醒大家,要保持教育的本真,不失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

 最后,刘老师完整演示了如何备好一节课,比如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理解技术为基础;以明确价值、追求本质、扣问意义、旨在生长为价值中心;以突出重点、应对考试、突破难点、发展思维来凸显重难点;以设计好问题为驱动;始终牢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引导而不是代劳、点拨而不是灌输、留下足够的时间,等学生自己填满空碗;教师还应该注重积累活动经验,经常梳理自己的思想方法;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规范备课,课前推敲、课上对比、课后反思。

 

 除了干货满满的讲座之外,南外方山分校的教师们还从以下三个主题方面进行了分组、分学科讨论:1.针对南外方山分校的小班制,你有什么教学建议?2.针对初始年级,你有什么习惯养成建议?3.听完各位老师的讲座,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纷纷畅所欲言,表达了对讲座老师的敬仰,对未来工作的期待,以及对自身的反思,并做出了奋发图强,奋起直追的誓言。教师培训的理论学习部分就在全体教师振奋人心的激越发言中落幕了。接下来是为期一天的艰苦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的地点选在一个野外训练基地,当天的天气从阴云密布到雷声阵阵,最后发展为磅礴大雨,尽管如此,拓展训练依旧如期开始了。校长和教师们跟着教官的指令开展着一项项活动,在一次次的队形变换中,同伴之间互帮互助,感情迅速升温,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也提高了团队荣誉感,为三天的暑期培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