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7月21-22日,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开展了为期两天的2020年暑期教师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南京外国语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专题学习”。
本次培训由教研管理中心柳咏梅主任主持。柳主任介绍了培训的目的,通过聆听南外优秀教师、学科专家的讲座,感受南外气息、了解南外文化、体会南外精神、见证南外气质、汲取南外养分,综合提升南外方山分校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7月21日上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谢嗣极老师做了题为《有效与细节》的主题讲座。谢老师从对“有效”这一概念的诠释开始,阐述课堂的有效性虽然无法完全量化,但可以被考察。谢老师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分析指出,应从课堂对话、思维状态、学生负担、学习兴趣、时间观念、教学语言等维度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考察。如何建立有效课堂,谢老师指出可以从十四个细节入手,如:提前几分钟进入课堂;适度使用多媒体;要有精当的板书;随时走到学生中去;按时下课不拖堂等。细节做好,再加上精细备课,才可能做到课堂的有效。讲座中,谢老师信手拈来生动的教学案例、引人深思的听课故事,同时还分享了他丰富的理论阅读,深刻的教育思考,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细节”的重要,“有效”的达成。
7月21日下午的第一场讲座是南外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洪瑜老师带来的《有序和有效开展初中班主任工作策略例谈》。洪老师分享了作为“领路人”和“调和剂”的班主任日常工作的诸多实践和经验,给大家以很多的启发。洪老师认为初中每个年级的工作重点都不同,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班级情况有所侧重,初一要“重习惯、抓常规”,初二则“重培养、树目标”,最后一个学年要“重氛围、稳心态”。班主任工作也要注重有效,可以努力做到三“用”,即:用心,把工作做细;用情,把工作做深;用智,把工作做精。生动的故事,智慧的管理,深情的讲述,让与会老师深深理解了洪老师的感慨:“三年的浇灌才能等待一次花朵的盛开,班主任的工作是幸福而艰巨的。”
第二场讲座是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陈懿老师带来的《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陈老师的讲座围绕教师的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之道、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三个方面展开。陈老师由宏大的教育发展背景切入主题,根据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指出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就是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专业化,而专业化发展是有“道”可循的,可以从有追求、师德高、师能强、理念新四个方面求道。陈老师还细致地讲解了教师成长的一般过程和要求,给年青教师以清晰地指导。“道”已明确,亦要有“术”。陈老师通过分析五位特级教师的成长之路,总结认为,任何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自主发展、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但更离不开读、思、研、写、创等一系列自我实践和提炼反思的过程。
7月22日上午,正高级教师、省教研室何锋老师作了《落实英语课标精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报告。何老师介绍了中小学英语的课改情况,从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材体系和评价体系六个方面做了讲解,丰富的案例、生动的讲述,既有全面而宏大的背景介绍,也有具体而细微的深入解析。何老师结合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着重强调了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获取、表达、分析、发展、提高,同时指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与任务型教学的不同。何老师的讲解让我们认识到,课标、课本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宝藏,我们需充分解读、运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次培训活动的最后一场是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外本部副校长、南外淮安分校校长朱征带来的《美国的STEM教育发展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探索与实践》。朱征老师首先解释了STEM的名称,结合自己海外交流和STEM课程的实际教学经验深入分析了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融合”。在对美国重视STEM教育的原因做了充分的分析之后,朱征老师介绍了南外从2015年开始全面推行STEM教育到目前已经拓展到STEM+教育,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南外目前已经组建了专业的STEM+教师团队,丰富已有国际课程,启动“走向大师”项目等等诸多有创意、重实践的高端研究项目,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推动了教师的成长。南外的学生在多项国际比赛中频频夺冠,南外的STEM+教师团队也荣获“南京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最后,朱征老师欢迎南外方山分校对STEM+课程有兴趣的老师参加南外本部的研究团队,共同探索进步。
教研管理中心柳咏梅主任最后总结时强调:要用“融合”的思维,好好消化这两天五场讲座的内容。既要有高的站位,开拓视野,放大格局,明确目标,稳步向前,又要有踏实努力的态度,在“练本领、抓教学、重细节、做研究”方面下功夫。
终身学习是每一个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师之道亦是为学之道,两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南京外国语学校”这几个字里蕴含的文化、追求、理想、精神会深深影响着南外方山分校的每一位教师,鼓舞他们在教学的时空里不断创造和收获。